以下是本人在使用revit对整体浇筑式楼梯进行绘制时整理的部分自认为比较容易遗忘的部分,供日后食用。内容纯属笔记,比较杂乱。(基于全国BIM二级等考题)
侧面形状更改
项目中,Revit楼梯绘制,踢面数一般在标注上加上一节绘制。要改变楼梯的侧面形状,可在双击楼梯之后编辑选中梯段/梯边梁,更改类型属性。
eg:通过修改楼梯的结构深度等于楼梯高度,来达到让楼梯下侧斜表面延伸到地面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选中楼梯(不双击)属性——构造——梯段类型——…中修改。可修改内容包括:下侧表面,踏板,踢面,楼梯前缘等。更改后部分结构形态如下所示:
在双击楼梯之后编辑楼梯时,可以对梯边梁的形状进行修改,分别包括,梯边梁上下的剪接方式,通过修改总深度能搞达到让梯边梁跟楼梯一样直达地面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Revit可以在双击楼梯之后,选中梯段,将构造选项中的延伸到 踢面底部之下改为一定的负数,来达到使踢面一下与板重合的效果。
如下图所示:
当修改的值大于一个踢面高度的时候,将可以把下面变尖。如下图所示:
楼梯平台高于楼梯顶部解决方法
若楼梯平台出现比楼梯顶部高的情况,则修改楼梯平台整体高度比相对高度大(猜测大一个梯边梁的宽度即可)如下图:
整体厚度为700时:
整体厚度为800时:
栏杆部分
Revit中,栏杆是中间竖着的部分。扶栏/扶手是中间横着的部分。
横向栏杆:顶部扶栏是最顶上的扶手。剩余的扶栏在扶栏结构中编辑(可以在扶栏结构中编辑横着栏杆的根数,及间距还有材质)。
竖向栏杆:竖向栏杆的在栏杆位置中编辑,主样式为中间部分,下面支柱设置为转角及起点终点位置。支柱选项上面可以设置每个踏板的栏杆数量。右侧栏杆族需设置,不然会无纵向栏杆。纵向栏杆得材质要在族里面进行更改。
Revit中两个梯段交接位置表现形式的变化:
Revit中按构件生成的楼梯,实际踢面数一般比正常踢面数多1个。如图所示的效果变化,是在同一个构件楼梯当中,选中该梯段,去除以踢面开始的勾即可(当核对多次发现标高不正确时,在这个选项中多次尝试,因为这种连接方式的改变会带来标高的变化。)如果同一个楼梯中需要多个这样的变化或者去除这个勾达不到效果的时候,可以通过将相对基准跟顶部高度同时降低一个踢面高度来实现相同的目的。
Ps:若在因为更改此连接方式之后发现平面图中踢面缺少或者平面踢面表现与实际平面图不相符时,可以直接通过梯段两端的箭头对踢面的添加/删减。当踢面数用完,依旧未达到的时候,切勿更改所需踢面数!!而是直接选择梯段绘制,添加补充。因为更改实际踢面数会造成踢面高度变化。时刻让踢面高度与图中要求的一致。(一般际比所需多一节就会达到选定标高,项目中缺一节是为楼板补充。特殊情况不详)如下图:
一般情况下,revit中的楼梯均按构件绘制,以便栏杆的生成,以及平台的自动生成,速度较快。不得不用草图绘制的情况主要有
1、楼梯宽度有变化,非“平行”楼梯。
2、楼梯的踢面高度有变化,存在不一致的踢面高度。
3、嗯,我知道的就这么多了。
Revit对于如图中的分叉楼梯的绘制
类似的楼梯绘制步骤:
1:先在楼层平面视图中,用参照平面描绘出对应的楼梯轮廓确定楼梯的位置
2:选用整体浇筑式楼梯,设置所需踢面数(所需踢面数为平面数的踢面数+2,等于立面/剖面图中数出来的数量),及踏板深度,标高之后,绘制梯段。
3:先绘制主干梯段位置,及单侧分支的位置,如上图三所示。
4:选中右侧分支的梯段进行镜像操作。如上图4所示(此时会发现楼梯平台与实际不符)。
5:对楼梯平台进行修改,选中楼梯平台,在修改选项卡中选择转换,将楼梯平台改为基于草图编辑。
6:楼梯平台转换为草图之后激活右侧编辑草图按钮,按要求修改平台草图。
7:完成楼梯绘制。
Revit对于栏杆扶手位置的设置
以下为图解设置内容:
踏板/梯边梁偏移数据分别为0与23.5对比,此选项修改的是栏杆中心到楼梯边缘的距离,往梯段中心方向为正。
Revit如图贴墙扶手的绘制:
1、选中栏杆,复制类型。2、删除扶栏结构中所有扶栏,去除栏杆位置的所有栏杆。3、更改顶部扶栏类型为无。4、更改扶手1类型为墙式安装,添加位置为左/右侧。
Ps:拐角处的弯头的族样板为公制扶手支撑 。此族名称为支座-金属-圆形,可在族中搜索。把手贴墙的面基于参照标高下移,把手与扶栏交接处基于参照标高与中心(前/后往下放样。如上图:分别为三维视图,参照标高,及右视图。
ps:图中的扶栏为管道-墙式安装。通过teb键可以选中扶栏,进行编辑。编辑扶栏-编辑路径-编辑扶栏连接-直线-绘制路径。可以得到此类结果。此扶栏样式族样板为公制轮廓-扶栏 。用线进行绘制,载入即可再轮廓中选择。
ps: 如图所示的栏杆可以通过族样板公制栏杆族样板进行绘制
然后选中栏杆,复制类型在栏杆位置选项中,将主样式,及各个转角支柱替换成新建族即可。
下附图学协会BIM二级建筑等考试题7-12期,附件来源于网络,归原作者所有: